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工作;能在医疗设备生产企业从事医学影像设备技术支持和销售等方面工作;能在放射防护领域从事医学影像检查、防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优势
当今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反映和引导着临床医学在诊治以及诊断方面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医学发展潮流中的一个热点趋势,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尤其是介入放射学的出现,使放射从单纯的诊断演变为既有诊断又有治疗的双重职能,并在整个医学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与内外妇儿并列的临床学科。展望21世纪,医学影像学必将得到更快、更好及更全面的发展,必将会对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核心课程:
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断面解剖学、数字电子学、C语言程序设计、微型原理与接口技术、医学图像处理、诊断学、医学影像成像理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医学超声影像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介入放射学、肿瘤放射治疗学、影像核医学。
培养模式
大一完成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大二学习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大三进行专业课程教育,教师主要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间接经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熟练技能。学生在探索中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在解决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探索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大四进行为期一年的影像大科实习,实习点主要在三甲医院。观摩各种检查设备的操作、让同学们掌握各种检查方法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进一步锻炼动手能力,并初步具备独自进行常见部位、体位的检查。


学位学制
学制4年。在修业年限内,合格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医院、体检中心、康复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医疗器械(维修)公司等,从事X线、CT、MRI检查,介入诊疗技术,核医学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医学影像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工作。
师资情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下设医学影像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在大学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已经于 2023 年开始招生,并将于本学期末完成大类分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现有教师 16 人,其中高级职称 8 人,中级职称 8 人。50 岁以上教师 4 人,40 至 50 岁教师 8 人,30 至 40 岁教师 4 人。